急性炎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其发生大多与饮食不当和过量饮酒密切相关。专家们指出,这一病症不容小觑,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那么,急性炎的临床症状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
一、症状表现
(一)腹痛
腹痛是急性炎的主要症状。疼痛常突然发作,多在饱餐和饮酒后1-2小时开始,持续不断,呈现阵发性加剧。痛感犹如刀割、绞痛或纯痛。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或左上腹部,并可能放射至背部。仰卧时疼痛加剧,而坐立或前屈时则有所减轻。若病情发展为腹膜炎,疼痛会扩散至整个腹部。
(二)恶心、呕吐与腹胀
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有时频繁,呕吐物多为当日食物,严重者甚至可能吐出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伴有明显的腹胀。出血性坏死型炎可伴随麻痹性肠梗阻,使腹胀症状更为显著。
(三)黄疸
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3天会出现轻度黄疸,这可能是由于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所致,或是并发胆结石或感染引起。
(四)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中度发热。急性水肿型炎的发热通常在3-5天内自行消退;而出血性坏死型炎则可能表现为高热或持续不退,这通常表明或腹腔存在继发感染。
(五)休克
休克主要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炎。除了因呕吐导致大量消化液流失,或大量消化液积聚在腹腔、后间隙导致低血容量外,还可能因血管渗透性增加、周围血管扩张、大量出血等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也可能分泌抑制心肌的肽类物质,与休克的发生有关。
二、体征表现
对于急性水肿型炎,体征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腹胀和上腹部压痛。而出血坏死型炎则上腹部压痛明显,伴有腹膜炎,压痛可能遍及全腹,出现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若并发肠麻痹,腹胀会更为明显,肠鸣音减弱。严重时,胰液渗出至腹腔或通过腹膜进入胸导管,导致胸腹水中淀粉酶浓度显著增加。在严重情况下,渗出物可能通过腹膜渗入腹壁,形成腹部皮肤灰紫斑(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Cullen 征)。若患者血钙降低,可能引发手足抽搐。炎还可能释放胰高糖素,刺激甲状腺分泌降钙素。
三、临床经过
急性炎的临床经过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并发症。水肿型炎的症状在一周左右可以消失,病愈后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而对于出血坏死型炎,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2-3周症状才能消退。部分病人病情可能迅速恶化甚至死亡。极少数病例发病急剧,可能直接休克猝死。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急性炎的临床症状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专家提醒您,一旦确诊为急性炎,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戒酒。祝愿您早日康复,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