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住院”,许多患者由于诊疗过程的不解和对病房生活的不适应,常常会伴随着焦虑与恐惧。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积极倡导人文关怀,将其融入暖心病房活动中,旨在打造独具特色的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部副主任江雅强调,人文关怀需结合实际情况,暖心护理关键在于换位思考。为了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护士们深入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从而提供温暖的服务,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在中山三院的儿科病区,为了鼓励小患儿积极配合治疗,病区推出了创意十足的“勇士扭蛋”和“勇士存折”活动。只要孩子们配合医生护士完成治疗,如打针、吃药等,就可以在存折上获得勇气勋章。累计一定数量的勋章,孩子们可以兑换心仪的礼物或可爱的玩偶。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孩子们在就医过程中的焦虑,使他们更勇敢地面对治疗。
而中山三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区的护士们,则通过为手术患者精心扎辫子,既充分暴露了手术窗口,减少了感染风险,又兼顾了患者的审美需求。这一改变让患者们在接受手术时更加安心。
除了关注患者的情绪问题,护士们还注重细节关怀。在内分泌科一区,护士长郭晓迪展示了病区的“便民箱”,里面备有葡萄糖片,供患者应急之用。为了鼓励患者多运动,科室还开辟了运动区,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住院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山三院各病区的心愿墙和爱心墙,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患者们可以在心愿墙上写下自己的愿望,而在爱心墙上,记录着护士们在节假日陪伴患者度过的欢乐时光。这让患者们在住院期间也能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中山三院的护士们认为,出院并不代表护理服务的结束。在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中,护士们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关节外科病区,医生和护士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帮助他们科学有效地进行康复运动,以免肌肉萎缩、恢复不良。这一举措旨在帮助患者加速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医康护团队精心定制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点亮患者康复之路
甲乳外科护士长李欢深知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她表示,积极参与上肢力量恢复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能帮助她们提高日后的生存质量。为了鼓励患者积极活动上肢,甲乳外科定时开展富有创意的手工活动,患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恢复至最佳状态。
不仅如此,甲乳外科的手袋涂鸦活动更是为康复之路增添了一抹色彩。患者们在制作手袋的也释放了内心的压力,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借助科技的力量,中山三院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出入院服务,并成功在脊柱外科病区推出5G智慧病房。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简化了患者的诊疗流程,节省了患者们宝贵的时间。刚办理完出院手续的林女士(化名)兴奋地说:“如今,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完成住院和出院手续,无需排队缴费和办理医保,真是太方便了!”
在中山三院的脊柱外科病区,5G智慧病房的推出更是赢得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每个床位旁都安装了床旁交互信息系统,让患者能够便捷地与医生和护士进行面对面沟通,观看宣教视频,并通过“粤心琴”聆听音乐,舒缓情绪。
脊柱外科病区还推出了“输液屏”服务,关注患者的输液速度。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减少了患者在输液时的焦虑情绪,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了他们在病房和护士站之间的来回奔波。
在这个充满温馨与关爱的环境中,中山三院医康护团队用他们的专业与热情,为患者带来希望与温暖。他们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努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讯员:周晋安甄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