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建林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单位与社区都在积极组织员工与群众接种。当前我国疫苗接种遵循自愿原则,接种前的注意事项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都会充分告知公众。
对于风湿病患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黄建林主任近期收到了大量病友的咨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他参考了国际权威机构——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联盟的意见,为病友们提供了以下综合建议。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总体来说,对新冠疫苗接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风湿科医生会与风湿病患者共同讨论、评估,共同决定新冠疫苗接种事宜。
2. 由于疾病和治疗相关因素造成的异质性,结合年龄和性别的影响,风湿病患者新冠感染住院的风险更高,病情结局也更严重。
3. 在年龄和性别相似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为风湿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
4. 目前使用的疫苗都是非活疫苗,不会造成病毒感染或改变遗传信息,对于风湿病患者和使用免疫抑制/调节药物的患者来说,都是安全的。除了对疫苗成分过敏外,没有额外的禁忌证。
5. 正在接受全身系统性免疫调节治疗的风湿病患者,对新冠疫苗的反应可能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会有所减弱。
6. 接种后,虽然存在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但总体来说,疫苗接种对风湿病患者的益处大于潜在风险。
接种前后需要调整原来的风湿病用药吗?
不同的药物对接种时间和用药调整有不同的建议。
1. 对于大部分风湿病药物,包括羟氯喹、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小于20mg/天的剂量)、柳氮磺胺吡啶等,疫苗接种时机无需调整。
2. 对于甲氨蝶呤和JAK抑制剂等药物,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在每剂疫苗接种后1周内避免服用。
3. 阿巴西普(无论是皮射还是静脉注射)在疫苗接种前后有一定的调整要求,需要特别注意。
4. 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在疫苗接种前后也有特定的用药调整建议。
作为风湿病病人,我该什么时候接种疫苗?
专家建议在病情稳定期接种疫苗最佳。如果可能的话,在计划免疫抑制治疗之前接种疫苗效果更佳。当免疫抑制水平较低时,疫苗的效果最好。由于存在病情复发的风险,不建议为了减少治疗药物剂量而接种疫苗。那么如何判断病情是否稳定呢?病情稳定在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标准,一般需要通过病情评估来判断。简单来说,如果经过有效治疗后,风湿病症状不明显、无发热、关节肿痛不明显、且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用量相对稳定,那么病情大多稳定。如有疑问,建议与经治医生确认。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风湿病患者带来清晰的指导,同时也提醒大家在接种疫苗时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在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国家中,要构建起免疫屏障,至少需要有超过十亿人接种新冠疫苗。如今,仍有部分民众在观望,犹豫不决是否接种疫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良好,让一些人认为当前中国大陆疫情风险较低,接种疫苗似乎并非必要之举。
当外国疫苗接种率达到七成左右时,他们的国家将形成免疫屏障。如果我们国家的接种率未能达到这一水平,那么我们可能会成为免疫的洼地,一旦国门开放,之前所有的疫情防控成果都将付诸东流。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安全,每个人都应积极接种疫苗。
对此,黄建林主任身体力行,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并分享了个人感受:“我已经接种了疫苗,第二天虽然感到有些疲惫,但并不影响我正常工作。”他的实际行动为大众树立了榜样,也给予了民众信心。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了国家安全和健康,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