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防治肥胖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关注肥胖问题。有句俗语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从健康角度看,肥胖带来的危害远超外表的变化。肥胖不仅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独立因素,更是与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超重和肥胖已成为第五大死亡风险因素,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此丧命。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列为全球流行病之一。
在广州的邦先生就是这一问题的现实写照。年仅四十三的他,因体重飙升到惊人的BMI值32.8kg/㎡而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在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检查后,医生告诉他面临血脂偏高、尿酸偏高、高血压及中度脂肪肝等问题。他决定向内分泌科求助,经过医生和营养师共同指导,通过调整饮食、改善作息和适当运动,邦先生成功减重并改善了多项健康指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呢?南方医院增城院区主治医师李东玲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体质指数(BMI)。通过计算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可以判断体重是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标准是BMI值超过特定范围。肥胖不仅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带来诸多疾病风险。肥胖者的骨骼和肌肉承受巨大负担,关节长期超负荷运作可能导致关节炎等疾病。肥胖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对于腹型肥胖者而言,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肥胖还可能诱发癌症,并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肥胖还可能影响生育能力。预防肥胖至关重要。预防需从儿童时期开始,制定科学的饮食和锻炼计划是关键。饮食应以低能量、低脂肪为主,同时结合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每周至少进行五次运动,每次不少于四十分钟。只有将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肥胖,拥抱健康!积极运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基础代谢率,更能有效防止体重反弹,为身体带来全方位的益处。在追求健康减重的过程中,心肺功能的改善也随之而来,使你焕发活力。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稳健推进,不应急于求成。
肥胖作为一种疾病,防治过程中必须全面关注与之相关的慢性病。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外貌而盲目减肥,更应树立健康体重的概念,走出减肥的误区。在减重路上,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至关重要。
面对肥胖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寻求专业治疗。市面上的减肥假药不仅无法真正帮助我们减重,还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的健康。过度节食等不科学的减肥方式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应该选择到专业医院接受科学的治疗和指导,确保减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通讯员:刘进娣)让我们共同关注肥胖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迎接健康的体重管理之旅。